佛教的故事——易教之人 有些人能够忍耐冷热、辛苦与病痛,毫无怨尤

0

夜晚的美来自皎洁的月,太阳的雄伟来自万丈光芒照耀世间;生而为人的优势就是能不断的以戒定慧来训练自己,让心清净明亮、富怀慈悲,犹如虚空含藏万物、海洋能纳百川;经常训练自己保持一颗清净的心,烦恼就会远离,烦恼远离心就会变得明亮,有一颗明亮的心自然就会宁静安定下来,安定的心富怀慈悲、对一切众生心存善念、平等包容不捡择所爱,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机会来学习佛法,每天修行静坐让心宁静定下来。

 

   佛陀曾说,农夫会引水入田,造剑师会不断努力打造铸剑,木匠会不断的削木,顺从的人会不断的训练自己顺从他人。一个顺从的人能包容忍耐别人所说的话,当有人指导劝告,他会以尊敬的心听从,不会有借口理由,也不会反对、反抗。

 

   我们会观察到,有些人能够忍耐冷热、辛苦与病痛,毫无怨尤;但是当遇到有人指点劝告则难以接受,原因是他是一个固执不能顺从他人的人;如果他是个愚痴者,会难以改变自己,如果他是个小聪明,会不听取劝诫改过向善,生命就会走偏。 

 

   顺从的人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指点劝告,不会有借口理由,而会努力去改变自己,让自己的生命不断的发展进步;顺从的人不会在意劝告者的缺失,反而看到的都是他的优点,这是为了能向他学习好的一面。同时顺从的人会善意对待劝诫他的人,使得对方会再次慈悲指导,这也让对方获得更多的智慧德行。顺从的人认为告诫者的好意可能会被误解,也可能会被唾弃,但是有人愿意指点劝诫就表示他心怀慈悲有德行,所以我们要尊敬、听从指导劝诫我们的人。 

 

   此外,顺从的人也是一个谦虚的人,不会抵抗、自以为是,反而会感到高兴有人能慈悲指引我们的缺失,让我们有改过的机会,这是如同给了我们宝石一般珍贵。

   在佛陀时代,有一位名叫sumankaramada的比丘尼。在她小的时候,家境贫困、母亲早逝,父亲是个编织工人,两人相依为命,虽衣衫褴褛家徒四壁、冬天需忍耐寒冷、雨季需忍耐屋漏,生活如此困苦她也没曾想过求助他人,生命如此艰辛,她也不曾感到灰心气馁。 

 

   当她长大之后,父亲让她嫁给一位经济条件相当的男士,此后她的生活好转了些;他的先生是个认真努力、对家庭尽责的人,不久他们有了孩子,生活也变得更好更为幸福。她将孩子取名为sumankara,在sumankara长大后,和一般人不一样,并没有想要工作赚钱或是结婚的念头,反而是生起出家的想法。有一回他看见一位比丘托钵行经家门口,当下便生起了信仰之心,以食物供养比丘;当天他一个人坐着思虑出家和在家生活的差别,他是个有智慧的人,知道出家的生活能让自己解脱烦恼、脱离三界,又想起父母的生活已经较为从前幸福快乐便不担心,隔天早上就到祇陀精舍去请求出家。

 

   出家后,他不断训练自己成为一个顺从的比丘,无论戒师指点什么,他都尊敬听从努力改过自己,不久他的修行已能觉悟成为阿罗汉。他的母亲原本历经艰辛,但她也是个很有智慧能教导自己的人,知道世俗的幸福无常,时而快乐、时而痛苦,就请求自己的先生允许出家,法号是sumankaramada。出家后她住在比丘尼僧团,在这僧团里面有阿罗汉也有凡夫比丘尼,很多比丘尼生活在一起也因为相互的不了解偶尔发生了冲突的情况,但是这位比丘尼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,是个顺从谦虚的人,不会以自我为中心,即使是年纪比她小的比丘尼来劝诫,她都欢喜听从、接受、改过,从没和人吵过架,也没让人感到麻烦,因此她成为了比丘尼僧团的爱戴者。

 

   有一天她坐着观察佛法,她观察到过去还没有出家以前的生命痛苦艰辛,而对于那样的生命感到很厌倦,往后她继续修观,直到最后断除烦恼、证得阿罗汉果。她知道自己已经解脱了,完全脱离身为在家人时那种痛苦的生活,她已经能把贪瞋痴所带来的烦恼灭尽,就到树下不间断的修行静坐,从那个时候她就一直享受着生命内在的幸福安乐。 

 

    成为一位顺从的人的好处是,会成为旁人的爱戴者,无论住在哪里都会感到快乐;顺从的人懂得尊敬、听取劝诫,即使受到严厉指责,都不会有借口、不会反抗。一般人比较容易接受年长者的劝诫,对于平辈的劝诫还能勉为难地接受,如果是晚辈的劝诫,就很难能够接受了;要得到一个善知识不断的告诫指导我们是不容易找到的,有那样好意的人,他要有善知识的慈悲心,能得到一个善知识来告诫是我们的福报。   

   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训练自己成为顺从的人,如果我们成为顺从的人了,就会成为别人的爱戴者,他们有了什么知识都会与我们分享不隐藏;成为顺从的人,去到哪也都会受爱戴尊敬,顺从也是一种基础的德行,能让我们很容易、很快地证入内在之法。

请您转发分享、弘扬佛法、分享快乐。

也请您给点赞、在看,鼓励支持我们!

Previous article如因静坐而心情好,将会影响思想、言语和行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