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可以训练自己的心

0
个案研究
人类可以训练自己的心
 
 

我是梦中梦幼稚园的学生,出生于北欧的荷兰。父母亲两人都是荷兰人,他们在我四岁时就离婚了。

我母亲一出世就是基督教徒,不过她的态度并不积极,因为她从来没有上教堂。母亲长大后就不再信仰基督教,而变成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了。

母亲非常爱看书,所阅读的大都是有关东方宗教和意识方面的书籍,尤其是佛教,母亲特别有兴趣。母亲曾说,倘若需要选择虔诚地信仰宗教的话,她会信仰佛教,因为佛教是最有哲理的宗教。

在法国,母亲喜欢到住家附近的越南寺院分院的修行中心去。母亲每个星期二都到那里去,这种情形已持续多年了。不过当朋友问起有关五戒的事情时,母亲就会不好意思。有时候母亲会坦白地说,虽然她是佛教徒,但只持四条戒就够了,因为她无法戒酒。有人问母亲说,为什么不想戒酒?母亲会以自己个人的理由回答说:当她跟丈夫离婚后,她结交了一个新男友,而这个男友是个酒鬼,无法戒酒。母亲想:若男友不能戒酒,她也无法戒酒。母亲已经上瘾了,若哪一天没有酒喝,就会无法入眠,就像这里大多数的人一样。他们几乎每天都是边用晚餐,边喝酒。母亲虽然喝酒,不过却没有失去正念,但是因已经上瘾了,很难戒掉。

母亲是名医生,在养老院任职,院里大部分的病人的病情都很严重。母亲的心地善良,对人很仁慈,很有爱心。她尽心尽力地工作,忠于职守。但是在她当医生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令她十分伤心的事件,使她下定决心辞去医职,申请到令一个单位去工作。情形是这样,当时母亲正在照顾一位病情严重的病人,这位病人除了身体受苦外,还必须承受家人施加给她的压力,他们经常以激烈的手段来解决问题,使她深受刺激。最后她再也承受不了,觉得人间无可留恋,不想再活下去了,她请求我母亲杀死她。方法就是将毒药注入血管,让她“安乐死”。虽然当时这种做法是违法的,不过大部分的人都选择用这种方法来结束生命。当时母亲遭到病人不断地要求,心里经过一番挣扎与考虑之后,决定完成她的愿望,因为她实在很同情那个病人。结果病人如愿地离开人间了,但却让我母亲伤心欲绝,因为她向来善待每个病人,但是她却让这个病人就这样地离开人间。当母亲一想到这件事,就觉得是她亲自杀了人,心中充满了亏欠与犯罪感,她觉得她实在不应该这样做。于是,母亲就决定辞职,申请到另一个单位去,新工作是以慈爱、扶助的方法照顾病情严重的病人,也是说:照顾他们的身心,让病人自然往生。这方法比把毒药注入血管,让他们“安乐死”来得好。不过目前的社会已经承认注射毒药的方法是合法了。到现在母亲对新的工作很满意,且想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全荷兰去。

我在十九岁时曾读过一本书,就是“西藏的生死书”,这也是我第一次阅读有关西藏佛教的书籍。我觉得很惊讶且好奇。为什么只有佛教才能很深入地了解生命的事情,且符合科学的逻辑。不同的地方就是佛教重视心的状况,比人类的肉眼所能看到的更深入、更细腻。我专心地分析每一句话,越读越惊喜,感觉好像很熟悉,似乎曾经听过这种道理,我对这本书简直是爱不释手。我认为人类能够训练自己的心。一般西方人都认为心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,同时认为若我们做错了,就没机会弥补了。

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学习打坐了。后来我想寻找修行的地方,便上网路询查,结果找到了比利时修行中心。我马上寄信去询问有关修行的课程。首次到比利时修行中心时,我遇到了一位西方法师,发觉他的举止言谈很庄严,令人产生恭敬心。他所教导的法,对西方人来说是很新鲜但却难以了解,不过他却能以简易生动的方法来解释,让我能完全地明白个中的奥妙。虽然当时我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修读硕士课程方面,但我还是尽量抽出时间到修行中心去,一个星期两次。每次搭火车来回差不多要五个钟头,虽然比较辛苦,但对我来说是非常值得的。

后来法师请我到阿苏萨去短期出家,因为比利时修行中心没有举办短期出家活动,我当场马上就决定参与了。后来我还在比利时和法国出家了两次。每次回想起剃度的画面,我总会法喜充满。没想到出家人的生活虽很简单,但却每一分钟都让我们享受快乐,这跟一般世间人的生活不一样,他们是活在苦中而不自觉。

佛历2544年,我第一次决定到泰国法身寺参与大法会。看到许多爱修功德的佛教徒聚集在一起,积极地修波罗蜜,使我感到法喜充满,参加法会的人众多,而我就是其中之一。

我硕士班毕业后,就决定护持佛法,协助佛教发扬光大,于是便再次到法身寺去当了八个月的优婆塞,后来回到比利时修行中心去帮忙一年。到了七月,知道法身寺有举办国际短期出家活动,我就马上决定要参加这次的活动。这次的出家使我决定把我自己终身奉献给佛教,不再还俗了,我希望能跟随师父到达法的究竟。 

 

 

问题 

 

 

  1. 为什么母亲非常喜欢念书,并且对宗教有兴趣,同时又爱打坐?母亲虽然信仰佛教,不过却只能持四条戒,这样能算是佛教徒吗?若母亲不戒酒,会不会堕落恶道?要如何解决此问题?
 

2. 母亲染上了酒瘾,虽然有学习打坐,但是否有机会证入佛法?虽有喝酒但不至于失去正念,对修行是障碍吗?

 

3.  因同情病人,而为他注射毒药,让他“安乐死”,这是不是恶业?在来世医生会受到什么样的恶果?母亲以耐心慈爱的方法来照顾将要临终的人,她采用这种新方法,而屏弃了以往的旧方法,这样能不能减少恶果?来生会有什么功德利益?

 

4. 我在破碎的家庭里长大,四岁时父母亲就离异了,而且不是出生在佛国里,又跟从团体中流失了,这都是来自什么业力?

 

 5. 为什么我年轻时就对佛教有兴趣,尤其是打坐和听法,并且在一直寻找佛法的知识?什么功德让我有机会剃度出家当了沙弥三次?

 

 6. 我和出家的朋友,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,语言也不同,不过却能同时出家,我们是否曾经一起修过功德?我们在团体中有什么任务?功德是否足够让我们跟随师父到兜率天特殊功德圈?要如何才能互相扶持修波罗蜜,谁也不要流失?

 

7. 在比利时修行中心的法师以及优婆塞当我的善知识,教导我如何修波罗蜜,我们曾有什么善缘关系?

 

8. 父母亲和弟弟跟团体有什么因缘关系?为什么父亲和弟弟对佛教不大有兴趣?母亲对佛教虽有兴趣,不过却喜欢到越南寺院去,用呼吸法修行打坐,我要如何当他们的善知识,而且请他们跟团体一起修波罗蜜?

 

9. 我自己跟团体曾修过什么样的波罗蜜?有什么任务?曾证入法身吗?我出家的善缘足够让我今世终生出家吗?

 
答案
闭上眼睛,梦这梦那,醒起来,
打个哈欠,听成传奇故事就好了!
 
1. 你母亲前世是佛教徒,因为修功德后没有好好地发愿,结果流失到佛国之外。不过因曾在佛教团体中修功德,就让她对佛法有兴趣,并喜欢修行静坐。
 
 
  • 你母亲只能持四条戒,还不圆满,只能算是百分之八十的佛教徒。
  • 如果她还不愿意戒酒,临命终时若心混浊就有机会堕落恶道。
  • 心不混浊就不会堕落恶道。
 
 
  • 母亲喜欢学习各种知识,但如还喜欢喝酒,则再生为人时,会变成“只能记忆而不能思考的人”,就是手艺很好,不过思维有点迟钝,因为功德和恶业结合在一起。
  •  要解决此问题必须让她真正了解酒的害处,告诉她无论在世或往生,酒的祸害是无穷尽的。

 

 
2. 你母亲虽然喝酒不多,不过喝酒终归会减低正念,难以证入佛法,同时对打坐也是个障碍,因为心无法专注,不能入定。
  •  你每天可以在她不喝酒的时候请她来打坐,总有一天当功德回报时,她会自动戒酒。
 
 
3.  以毒药注射人病人血管,即是帮助自愿死亡的病人,这算是慈悲和愚痴结合在一起,也是恶业。不过业力会比故意杀或以嗔心而杀来得轻。
  • 来世也会有恶果,就是被同样的方法来杀害自己。

 

  • 后来母亲转换工作,悉心照顾临终病人,这功德将会减轻恶业,当功德回报时会有亲戚朋友来加以照顾。
 
 
4. 你过去世犯了邪淫业,不过到了今世大部分的业力已消轻了,所以出生在父母亲离异的家庭里。
  • 你和母亲生在佛国之外的国度里是因为你们前世也曾经是佛教徒,但修功德后没有好好地发愿,所以从团体中流失。
 
 
5. 你年轻时就对佛教有兴趣,因为过去世你曾出家过,功德回报让你喜欢听法、打坐,而且还喜欢不断地学习佛法。
  • 你曾三次剃度当沙弥,因为你过去世是个善男,父母亲曾带你参加短期出家活动。长大后还自觉地想出家当比丘,此功德让你今世一直想出家。
 
 
6. 虽然你和出家的朋友来自不同的国家,说不同的语言,但能同时短期出家是因为你们都曾跟团体修过功德,但是方法不同。有些是来护持佛法,有些是来短期出家,有些则曾终生出家过,像你一样。
 
  • 你的任务是“弘法”,但是有些人是护持佛法的居士,有些人的功德足够让他终生出家,担任弘法的任务。
 
  • 任何人若想跟随到兜率天特殊功德圈去,就不可以放纵自己的行为,要认真修行,所谓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终生积极修波罗蜜,然后许愿回到兜率天去。
 
 
7. 教导你的法师曾发愿要把佛法弘扬到全世界去,你们也曾互相鼓励,当彼此的善知识,因为你两个曾出家并成为朋友。  
 
 
  • 在比利时修行中心的优婆塞也一样,曾终生出家,且把佛法弘扬到全世界去,你们也曾互相鼓励,彼此帮助。
 
 
8. 你父母亲和弟弟跟团体也有结善缘,但比你少。
 

  • 虽然现在你父亲和弟弟对佛教不感兴趣,但以后若你能当他们的善知识,就有机会来跟团体一起修功德。
 
  • 虽然目前你母亲习惯以其它方法来修行,但你还是可以帮助她,
  • 哪一天你能证入内在的法身,体会到内在的快乐,了解更多佛法的真理,那一天就是你家庭重现光芒的好日子了。
 
 
9. 在前尊佛陀时代,你是善男,修行证入法身,曾在弘法团队里,把佛法弘扬到全世界去。而且前世的出家善缘足够,若你愿意,今世就能终生出家。
 
 
  • 今世与团体相逢,就要积极地修波罗蜜,然后发愿跟随团体回到兜率天特殊功德圈,不要流失。
Previous article代牛耕田
Next article爱恨交织